2)第一百四十六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_三国之兵出蜀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化,二者相互融合。文化以虚,武化以实,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文载道,以武入道。”

  董扶闻言沉吟片刻,点点头道:“看来公子的确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只是方才所言太过虚无,可否为老朽具体说说。”

  “自然可以。”

  见董扶感兴趣,刘泽沉思片刻道:“所谓文化,就是像先生这般传道授业,以经学讲义教化世人。但是这文化缺了武化稍显羸弱,以孔子之贤明,不是也有困于陈蔡之时嘛。我益州之地多蛮夷,小子以为当以武化为主,文化辅之。”

  “公子所言,确有一定的道理。”董扶沉思片刻缓缓开口,而后接着问道:“只是这与您请老朽来涪县讲学之事有何联系?”

  刘泽笑道:“茂安先生还真是心急啊。那小子就开门见山了,我想请先生来传道授业,开启民智。”

  “开启民智?”董扶闻言心中一惊。

  刘泽点点头笑道:“不错,我欲兴办公学,届时凡有心求学者皆可来此求学。”

  “公子,此事非同小可啊。”董扶眉头微皱开口道。在他看来这件事就是在挖世家大族的根基,要成事恐怕很难。

  刘泽笑道:“孔子不是提倡有教无类嘛,只是到如今,这求学问道已经变成富家子弟才能做得起的奢侈之事,寒门子弟就算有天赋,但是求学之路艰难困苦,很多时候他们都不得不中断。如今这种情况越的严重,朝堂之上衮衮诸公解释世家大族出身。他们心中有几个是将朝堂公事天下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的?”

  “公子此言未免偏颇,还是有不少大臣是正直的。”董扶皱眉道。

  刘泽低头道:“我承认先生说的是实话,只不过很多时候世家子弟心中想得最多的还是一家一族的利益。先生您也是出身贫寒,早年间也是经历了求学之苦,难道您就忍心看着那些有上进心的寒门学子丧失求学的希望吗?”

  “唉,公子所言老朽也都知晓。只是如今朝廷根基不稳,您如此贸然行事,这世家大族都会奋起反击的。”董扶皱着眉头缓缓开口道。

  刘泽不在意的笑道:“先生您担心的这些我当然也知道,只是不破不立,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正是重起教化最好的时机。”

  “我也不瞒先生,在您来之前我已经开始着手此事了。如今在绵竹、涪县先各建一所书院,暂时接收麾下士卒家中子弟,不求他们能成才,只希望他们能识字知礼仪。另外在涪县还会建立起作坊,作为培养年轻工匠的场所。”见董扶还要开口劝诫,刘泽开口介绍道。

  董扶闻言轻叹一声道:“原本老朽以为你只是像君朗公,如今看来,泽公子你比尊祖父的志向还要大。他只是想结束战乱,而你是想改变整个天下啊。这种做法注定你的路会变得分外艰难,也许天下的世家豪强都会反对你的统治,甚至不少百姓也会不理解你的做法。”

  “先生放心,小子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刘泽站起身微微整理有些皱的衣襟,缓缓开口道:“虽千万人吾往矣!”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