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1章渡江_重生抗日之风起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准备,等上几天,时机一到,一击成功。”

  8月4日,兰天通报,其部将对农安发动总攻,陈元龙也发来电报,部队也抵达齐齐哈尔外围,与鬼子第一师团的边沿部队交火,顺便提到,考虑到3军兵力可能有些不够,他已派30团前来助战,听如峰节制。

  “陈老大真是好人哪。”郑如峰感叹,他的三军要打防守没问题,但这次是主攻深入敌之腹地,部队一撒开,还真没机动兵力。加措作战勇猛,他的这个团独立行动能力极强,正可以作为奇兵使用。随即电令行进途中的加措,让其到李强和张亮之间,策应二部作战。尔后下令全军开始渡江行动,于是,这一百多公里的江防线上,枪炮声剧烈地响了起来。

  郑如峰坐阵江北,指挥军属炮兵团,12师的刘世成36团,向对岸日军发动猛攻。黄洪飞则与陈雷,肖天一起,指挥王谨的35团在哈达木一线行动。柴世荣自率余破军的34团在四马架、石桥地段按既定计划作战。张亮师在大安对岸,李强师在一撮毛地段,都拉开架势,用手中的炮兵猛轰对岸鬼子岸防工事。只加措率部悄悄抵达四方山,不声不响的静息下来,就如一只躲在灌木丛里的狮子,等着猎物进入最佳的攻击时刻。

  郑如峰的作战构想,其实很简单,就是一打一突或两打一突。比如自己这个点打得很凶,在炮火的攻击下,又是备船只又是扎筏子,只不是虚张声势,是为了吸引山下奉文的注意力,掩护真正的要渡江的柴世荣,而黄洪飞那一路则有些半真半假,倘鬼子守得严,则作牵制性攻击,倘鬼子守得不严,则顺势渡过江来。李强和张亮二部也是如此打法,明显有些欺负鬼子兵力不足的意味。

  这边一出招,山下奉文也只得出手应付,他的江防工事,重点是放在松原和大安、镇赉段,分三线布置,一线阵地以守备队力量为主,沿岸挖设坑道,暗堡,靠江边由工兵广布地雷,作为拦截对方的第一防线;延后一公里,则是以炮兵为主,设置了点式炮兵阵地,点与点之间,相互策应,确保整个江防线都在炮火的覆盖之下;第三条则是再往后五里,由野战照空部队为主安排的防空阵地,依托树林和地形的特点,把有限的防空力量广布开来,希望能对支那的空军起到钳制作用。

  渡江作战从4日下午开始,打到深夜,因鬼子锐气未失,全线皆无进展,进攻部队皆有所牺牲,但也打掉部分敌火力点,对鬼子的布防有了大致的认识,如峰请示吕昆,提出自己明天的进攻设想,吕昆自然照准,他不会过多干预前线将领的决策,何况,他还得关心更高层面的东西。

  5日凌晨,天刚蒙蒙亮,三军部队又开始作业,这一次炮兵有了方向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