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6章:辽省你们进不去(第一更,求月票求订阅!)_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假的恭维,李宪将注意力收了回来,苦笑道:“王哥,可别这么说。

  我还没毕业家里边儿大哥那闹离婚,就为了两间破砖房。就这么的,才脑袋一热走了这条路。说实话,我这也就是赶上了好时候,趁着92年东风。要是说有多大能耐多大魄力,其实不见得。前阵子跟冬生他们吃饭的时候我们就说,在中国有钱的人不做买卖,没钱的人才下海呢。为啥下海?说一千道一万,不都是被生活逼的?”

  其实当初挺陈东升他们在酒桌上说这话的时候,李宪的心里是唾弃的。

  麻痹一群干部下海的,在自己面前说是被“贫穷所迫走上了经商的道路”,别人信不信李宪不管,他反正是不信。

  不过此时李宪拿这话出来装逼,却是颇得王功权的感触。

  王功权的出身不大好,没经商之前家里边儿挺困难。跟冯伦这样的干部家庭子女相比,就是个穷娃子。

  想起自己刚下海那会儿的情形,王功权也是苦笑。

  “对了,王哥。”李宪没闲心忆苦思甜,“这次你过来,是回家探亲还是公事?”

  “都有。”可能是考虑到冯伦受了李宪提点的关系,王功权犹豫了一下,也没含糊,说了实情:“这两年都在南方,平时也不怎么回来,你嫂子和孩子总在家也不是个路子。眼看着过年了,这次回来一个是想趁着年前,把家里边儿料理一下,把我媳妇和孩子接到特区去。再就是为了公司的事儿,我们之前听说吉林东北华联有意对外出售股权,想考察考察看看。”

  李宪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跟他预料的一样。

  东北华联项目,万通成立之后一次相当相当失败的投资。

  东北华联跟哈药差不多,是吉林省第一家上市企业。

  上市之后公司募集了一亿六千万,东北华联的主体企业华联商厦更是名声鹊起,生意兴隆,一度成为吉林省国企股份制改革的领跑者。

  但是跟当时所有的上市国企差不多,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的王小二,冷不防中了巨额彩票就开始飘了。

  上市之后东北华联野心勃勃,董事长兼书记大手一挥,玩儿了个科贸工全方位发展。在省内先是兼并了辽源一百,四平金龙,设立了第二华联商厦和华联实业。而后更是耗资一点五个亿,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六家全资子公司。

  这些动作,几乎是在半年之内完成的。

  如此盲目的多元化扩张,带来的结果就是崩盘。

  新上马的十几个企业项目无一盈利,第二华联商厦开业之后就陷入了困顿,六千多万打了水漂。白山华联和白山五交化工创立之后毫无收益,五千多万又甩进泥坑。投入了一千万的江山木业,成立之日就是亏损之时。更不要说在美国花了大价钱,但是买下来之后根本不知道怎么运营的办公楼和在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