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5章 仿佛回到了过去(一)_我生活在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自己的父亲圣天皇给打断了腿关到笼子里奄奄一息,自己放出来简直就是作死。

  但是现在没办法,面对自己咄咄逼人的妹妹,他只好亲手将这头巨兽的棺材上的钉子起开,再次将他们放出来。

  攘外必先安内嘛。

  至此,景龙一朝万象更新,海晏河清,好一派大唐中兴景象,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与虎谋皮!利令智昏,若圣太宗与父皇母后泉下有知,定不得瞑目也.......”当是时也,得到这个消息后,太平公主气得恨不得拔剑进宫砍人。

  但是她没有,反而在李南的建议下,向长安表示了自己的“罕见的低姿态”,弄得她的皇帝哥哥有些不好意思且后悔起来。

  但是牢笼已经打开,便是太平公主,也无法与这些古老的血脉硬刚,更很况,她身体里也流着他们的血哩。

  一时间,朝中“群贤聚集”,高贵的血脉再次得到了他们应有的位置,承担了他们应有的“职责”,很多“古之孝廉”“古之茂才”在“大贤们”的举荐下,纷纷进入朝堂。

  而且失去了好时光的士族们,一方面怀念过去老时光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与时俱进:他们现在已经明白了基层官员的重要性,而且家族也急需大量的官员充实势力,重拾荣光。

  被“饿了很久”,急需“大补”的世家们,再也不是看着县令的告身嘲笑着挂冠而去,甚至耻于为六品官的“清贵之士”,而是“好官我自为之”的“为国分忧之士”。

  反正不论什么,能当官就行啊。

  一时间,寒门再次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朝堂鄙视链的下游,读书汉这个名字,也隐隐在某些暗处被讥讽地叫出。

  另一边,通过科举进入朝堂的“寒门士子”和“名教子弟”立刻被这群二代,三代,甚至四代们,给排挤的不要不要的。

  而且世家重归,也导致不少人又开始抛弃“读书”这条正道,开始学习投壶相扑之类的,士族子弟玩闹的玩意儿。

  他们之所以放弃圣人的典籍字字珠玑,开始学起那“诗词小道”,就是为了用来取悦那些“世家”,期待能够通过“举荐”,而不是所谓的每三年一次的“科举正途”当官。

  一个急需出头,一个急需中下层官员充实势力,双方一拍即合。于是不少大儒耆老不禁痛心疾首:

  “世道浇漓,人心不古啊.......”

  看着小半个朝堂的“崔家郎君”“卢氏老丈”,再看看自己被“贬谪”的学生和门人,不少儒林耆老仿佛回到了过去........

  那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刚刚开启贞观之时,当时满朝皆权贵,言必称“寒家”,名教弟子为猪狗,寒窗十年不如某个五岁小童,还被人叫做“读书汉”的初唐。

  习惯性在xx后边加个汉字,在唐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