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四章 龙凤之姿_游龙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屋里静得落针可闻,李善长皱着眉头反复思索。

  这年头讲究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烈女不嫁二夫’。他虽然已经被朱国瑞等人深深折服,却依然担心跟错主公。

  见他犹豫不决,卞元亨决定先缓合一下气氛。

  “要说主公的文采当真不凡。昨日,吾等在厅前饮酒纳凉之时,主公还口占了一首《夏词》”

  “炎威天气日偏长,汗湿轻罗倚画窗。

  蜂蝶不知春已去,又衔花瓣到兰房。”

  他故意把诗念得阴阳顿挫,让李善长听得津津有味。

  一旁的朱国瑞却不由得涨红了脸,跟煮熟了的螃蟹似的。

  这两首诗都是他剽窃来的,也是他酒精上头的产物。他现在已经被手下误认为是文采非凡、深藏不露之人。

  问题是他会的诗就那么几首,不定哪天就“江郎才尽”了。

  幸亏李善长没有注意到朱明公的红脸,他在低着头反复盘算。

  士卒训练得威武雄壮,诗词文章又如此不凡。这位朱明公的确是允文允武,有些明君模样。

  想了一会,李善长郑重地拱手问道:“敢问明公打算如何扩充兵源?”

  朱国瑞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反而是给他背了一道圣旨:“方今河南汉人反,宜榜示天下,令一概剿捕。诸蒙古、色目,因迁谪在外者,皆召还京师,勿令诖误。”

  “这是何时下达的昭谕?”李善长大吃一惊。

  如果他没理解错的话,这道圣旨简直就是朝廷的催命符。旨意一下,南方的蒙古贵族和探马探军会大批撤回北方。整个南方就会成为汉人的天下!

  “这几天吧,应该很快!”朱国瑞信誓旦旦地回答。

  这几天?

  他的回答让李善长更加惊疑,“那明公从何知晓?”

  我是从史书上看的,你信不信?

  朱国瑞想了想,挑着眉毛答道:“是某掐指一算……”

  明公的势力肯定已经深入朝廷,当真是不可小觑。李善长没有理会他的玩笑,自己脑补出了答案。

  他稳住心神,再次恭敬地拱手问道:“敢问明公,如何解决眼下的钱粮之忧?”

  “借贵庄这块风水宝地建些作坊以充军资。”朱国瑞半真半假地说了一句。

  他的确有在李家庄发展的打算。

  红山寨虽然地理位置不错,但背着山贼的名声不利于吸纳工匠和商贾;又离驴牌寨、豁鼻山等势力过近,很容易遭到袭击。

  李家庄离定远县较近,周边的土匪和义军不敢轻易来犯。李善长又与定远县丞毛麒关系不错,官府的人也不会轻易来捣乱。因此,他更希望在李家庄种田发展。

  “作坊?”李善长显然被他的话弄蒙了,抚着胡子不断思索。

  半晌,他才开口道:“区区几个作坊,恐怕负担不了大军的日常费用。”

  “那可不一定!”朱国瑞摆了摆手,“我要建的作坊主要生产一些‘高大上’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