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八章 混乱的局势_游龙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能是受到朱国瑞登基称帝的影响,朱元璋也在太原称帝。

  为了名正言顺地上位,他杜撰了一份禅让诏书。怕假宋帝泄露消息,他又毒死对方,制造出暴病身亡的假象。不管天下人信不信,他反正是信了。

  经过仓促准备,朱元璋继任帝位,定都太原,改年号为天佑,封马秀英为皇后,孙晴芷为皇贵妃,李氏为淑妃,掑氏为碽妃,胡氏为充妃,郭氏(郭子兴之女)为惠妃……别看地盘不大,他的妃子和儿女可比朱国瑞多不少。

  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其他儿子中,朱樉为秦王,朱棡为晋王,朱棣为燕王,朱橚为周王。孙贵妃之女封为临安公主。

  对于儿女,朱元璋比朱国瑞可上心多了。朱国瑞有意无意地没给诸多子女任何封号,连太子也没有确定。

  徐达等淮西诸将分别担任丞相、平章政事等职。一个由武人组成的统治集团悄然诞生。

  利用武人治国也是没办法的事。这几年,朱元璋到处流蹿,根本没有文士愿意跟着他。同时,由于大明蒸蒸日上,不想效忠大元的文人基本都投奔了朱国瑞。

  留给朱元璋的要么是大元降臣,要么是不入流的读书人。他实在没办法从这些人里选拔高官,只能由自己信任的老兄弟来担任要职。

  在他忙着称帝之时,大元的内乱愈发严重。先是太子以察罕帖木儿为外援,冤杀太师脱脱;后又联合太监总管朴不花、右丞相搠思监矫诏赐孛罗帖木儿自尽。奇皇后联络诸臣,想让元帝禅位。左丞相太平对此坚决反对,遂被奇后与太子联手暗杀。

  得到消息,不肯就范的元帝妥欢帖木儿令人给山西的孛罗帖木儿、陕西的李思齐、张良弼、山东的王宣送去密诏,让他们入京勤王。

  伪诏和元帝的秘诏同时到达山西,这才有了前面提到的孛罗帖木儿悍然杀向大都,发动“清君侧”之举。

  跟他不同的是,李思齐和张良弼按兵不动,冷静观注着大都局势。同时,他们努力摆脱察罕帖木儿的掌控,准备自立为王。

  同时接到秘旨的王宣忙于与卞元亨交战,根本抽不出身。

  王宣本是扬州人,曾在大元担任司农掾,因治河有功,被提升为招讨使。之后,他跟着大元平章也速光复山东,赶跑朱元璋,因功右迁为都元帅。

  其子王信因随察罕帖木儿破田丰和王士诚,右迁为沂州州尹。

  此时的大元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汉人正式走上政治舞台。

  怕明军进犯,父子二人将大军屯于沂州,随时关注卞元亨的动向。

  年初之时,见南方已经平定,卞元亨率军攻入山东。兵至沂州城下,他书信与王宣,劝其献城投降。

  王宣父子商量之后,假意答应他的要求。为此,朱国瑞还派使者徐唐臣至沂州,授予王宣江淮平章政事之职,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