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4章 这话可不能在外面乱讲_沧海扬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4章这话可不能在外面乱讲

  “我也给徐厅长打了电话。”

  “她怎么说?”

  “她说你肯定有办法。”

  “啥!”

  “她说你肯定有办法,而且说这是郑部长说的。”

  “我艹!”

  “说什么呢!”

  “不是,我说的是一种植物……”

  这一刻,高凡真想找一只哈士奇来亲热一下,不如此不足以表达内心的郁闷。

  实在是太欺负人了,我还是一个孩子好不好!

  你们一个是省化工厅的副厅长,一个是化工部的副部长,成天使这种阴招来算计我,真的很合适吗?

  “我估摸着,厅里是看中伱要搞的维生素厂了。”

  高逸平换了一种平和的口气,对高凡提醒道。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徐盈,甚至可能是郑立农,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高逸平能看不明白吗?

  小化肥关停并转,是大势所趋。正如前面说过的,在碳酸氢铵的年代里,每个县建一家化肥厂是合理的。但随着国家逐渐掌握小尿素装置的制造能力,一批小碳铵厂将改造成尿素厂,而另外的那些就必然要关停。

  在过去几年中,全国各省区都在整顿小化肥,已经有一些技术不达标的小化肥厂被关闭了。关闭一家厂子,不是简单地在门上贴个封条就可以的,一家小化肥厂有上千名职工,这些人都是需要进行安置的。

  这个年代还没有下岗一说,国企职工端的都是铁饭碗。厂子可以关,但职工的饭碗不能扔,必须把这些职工安排到其他企业去。

  可这是足足上千人的大厂,在有些县就是全县最大的企业,要安置这么多人,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够实现的吗?

  化工厅也罢,化工部也罢,其实一直都在纠结于这个问题,却苦于找不到解决方案。不解决这个问题,淘汰落后企业以及铵改尿,都无法推行,这可是很耽误事的。

  就在这个时候,茂林省冒出来一个小天才,能够无中生有地建起一家清洗剂厂,非但一下子安置了200多名待业青年,还能出口创汇。

  更神奇的是,这个小天才又提出了要建一家维生素厂,还从美国拉到了一笔投资。一家维生素厂需要使用多少工人,徐盈并不知道,但从高凡此前说要投资200万元这个数字来看,安置一两百名职工应当是没啥问题的。

  要知道,一家小化肥厂的固定资产也就是三、四百万而已,职工人数是上千的。

  于是,徐盈灵机一动,便想到可以让高凡来帮助省厅解决一部分关停化肥厂的职工安置问题。比如说,直接把化肥厂改成维生素厂,原来的工人保留不变,或者至少保留一半,这不也减轻了当地的负担吗?

  对于高凡,徐盈自觉还是有些了解的,知道如果去和他商量此事,没准他又要狮子大开口,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正好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