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章喜事连连_我真的不想当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院士增选工作,2年进行一次,几乎都是在奇数年。

  今年的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在3月31日就结束了,也就是不再受理提交院士增选候选人。

  而现在举行第一轮评审工作,筛选出有效候选人。

  按照程序与流程,各个学部评选各自学部的有效候选人,最终确定了有效候选人共533位,这533位有效候选人名单一出来,很快就公布了。

  每一次院士增选工作,都是备受瞩目的,毕竟院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自然而然人们就会用放大镜去看,然后在其中难免会带着一些有色眼镜,存在着阴谋论。

  距离最近闹得最为沸沸扬扬的,莫过于2011年谢院士当选工程院院士,引起轩然大波,被舆论称为‘烟草院士’!

  要说能与这事相比的,得数过几年的‘白酒院士’!

  对于这些,刘院士并不进行评价,因为人家是合理合规的,没有半点不符合院士评选,只是普通人接受不了罢了。

  刘院士返回水仙港的时候,一个消息在世界引起不小的轰动,那就是华夏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可燃冰,学名叫作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所以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气冰’。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或陆域永久冻土中,其燃烧后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远小于煤炭、石油等,且储量巨大,因此被国际公认为石油等的接替能源。

  自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可燃冰就得到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视,以美利坚、东瀛、德意志、华夏、高句丽等为代表的一些国家都制订了可燃冰勘探开发研究计划,谁都不想在可燃冰领域落后他人,这就让可燃冰成为油气工业界长期研究热点。

  根据研究,全球可燃冰资源量为20万亿吨油当量,而我国海域可燃冰资源量达800亿吨油当量,在南海拥有着非常丰富的可燃冰资源,一旦可以采集可燃冰,那么华夏将摆脱能源对外依赖,能源安全将不再是华夏的紧箍咒。

  此次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成功,其试采作业区位于ZH市东南320公里的神狐海域,在3月28日第一口试采井开钻,直到5月中旬点火成功,从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可燃冰矿藏开采出可燃冰,而且第一天日产超过1万立方米。

  此次可燃冰试采成功,意义重大,怎么评价都不为过,虽然目前是属于试采研究阶段,还没办法用于量产市场应用,但是却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许什么时候技术突破了,可燃冰便可取代石油,成为新的能源。

  《仙木奇缘》

  刘一辰没有多关注这事,因为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