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章 欲承其重,刘备镜心通明_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章欲承其重,刘备镜心通明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回想在剧县遇到的孔素,郑平眼中多了一丝温柔。

  相对于魏武遗风,寡妇、嫂子、义兄妹、妻妾争宠相爱相杀,各种奇葩又互相猜忌的关系。

  郑平更倾向于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但凡成大事者,必有贤内助。

  香囊系在肘臂下藏在袖中,微微香气从袖筒散发,袖底生香的魅力含蓄又充满诱惑力。

  故而也有暗香盈袖的说法。

  刘备见郑平眼中多了一丝怀念柔情,暗暗有些猜测。

  毕竟郑平今年刚到及冠年龄,又尚未娶妻纳妾,对要求娶的女子有牵挂柔情是很正常的。

  刘备也是过来人。

  “先生去剧县,难道跟青州刺史有关?”刘备出言询问。

  纳采自有媒妁,的确不需要郑平亲自去。

  见郑平这个时候提出,刘备下意识的关联到了青州刺史一事上。

  张飞依旧唬着脸,假装严肃,但注意力却是集中在郑平身上,生怕漏掉了一个字。

  对张飞而言,别说刘备当青州刺史了,位列三公都是理所当然的。

  一想到在征讨黄巾中立下不少功劳,结果却因为朝中无人而得不到封赏,张飞就替刘备鸣不平。

  郑平斟了一樽白水,润了润嗓子。

  “北海郡国相孔融,素有勤王靖难之志,又是海内名仕,在青州各郡的官吏之间都有不浅的人望。”

  “家父,同样是海内名仕,在青州民间有极高的声望,士民黎庶争求郑学,即便是黄巾贼中也有对家父倾佩的。”

  “郑家跟孔家联姻,对青州官民之间的影响力已经盖过了青州刺史焦和。”

  “换而言之,家父和孔融有足够的人望和声望去推举一个新的青州刺史!”

  郑平目视刘备。

  “自返回高密当日,我就向家父提出更换青州刺史的想法。”

  “同样也向家父聊及了县尊,希望家父能替县尊扬名。”

  “去北海,亦是向孔融举荐县尊,希望孔融能聚青州官面的人望推举县尊出仕青州刺史。”

  刘备的瞳孔瞬间紧缩,不由惊呼道:“先生跟我只见了一面,怎就断定我有资格出仕青州刺史?”

  张飞假装的严肃也瞬间崩塌,环眼中的惊讶不加掩饰:“难怪!康成先生一听是大哥求访,当晚就设宴款待了。”

  郑平轻笑:“我曾出游诸州郡,在洛阳时造访了时任尚书的子干叔父。”

  “在聊及子干叔父的门人弟子时,子干叔父对县尊和公孙伯圭颇为欣赏。”

  “子干叔父说,公孙伯圭有威震塞外之勇,可当大汉的镇边大将;县尊有仁德之风,又重情重义,可牧守一方。”

  “倘若县尊跟公孙伯圭同镇幽州,则幽州内无民生之苦,外无乌桓之忧了。”

  刘备一听是卢植的评价,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向北方一拜:“我刘备,愧对

  请收藏:https://m.aofc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